2024年第二季度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标准相关政策文件
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《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》的通知 

国办发〔2024〕15号




2024年4月2日

二、加大平台建设统筹力度

(三)加强对地方平台建设的指导。统一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接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的标准,优化信用信息服务,促进地方平台规范健康发展。

三、优化信息归集共享机制

(五)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效。加强数据质量协同治理,统一数据归集标准,及时做好信用信息修复,健全信息更新维护机制,确保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
四、深化信用数据开发利用

(十)发展信用服务市场。制定信用信息平台的授权运营条件和标准

五、保障措施

(十一)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。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息安全管理,完善平台对接、机构入驻、信息归集、信息共享、数据安全等管理规范和标准体系,有效保障物理归集信息安全。
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79号 

生态保护补偿条例




 2024年4月10日

第五章 保障和监督管理

第二十六条 国家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,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监测支撑体系,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体系,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,为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供技术支撑。

第二十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推进绿色产品市场建设,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,建立绿色采购引导机制。


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




2024年4月12日

五、健全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

2.提升服务功能。加强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,做到有场所、有队伍、有项目、有设施、有制度、有标识,具备需求收集、项目发布、招募培训、活动组织、服务记录、宣传展示等功能,提供常态化服务。

3.推进数字化建设。规范有序推进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,完善数据归集、辅助决策、指挥管理等功能,统一技术标准、打通数据接口、实现互联互通。

七、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

4.提供法治支撑。加强志愿服务标准和规范的研究制定。
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80号 

国际邮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 靠港补给的规定




2024年4月22日

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创新管理模式,提升电子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水平,优化通关流程,提高通关效率,降低通关成本。


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 

国办发〔2024〕21号




 2024年5月8日

一、总体要求

——坚持分类施策、精准发力。按照统分结合、分级分类的思路完善招标投标制度、规则、标准,统筹短期和中长期政策举措,提升招标投标市场治理精准性有效性。

二、完善招标投标制度体系

(一)优化制度规则设计。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招标投标交易标准体系,按照不同领域和专业制定数字化招标采购技术标准,满足各类项目专业化交易需求。

三、落实招标人主体责任

(四)健全招标代理机构服务机制。制定招标代理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,加强招标代理行业自律,完善招标人根据委托合同管理约束招标代理活动的机制。

四、完善评标定标机制

(六)改进评标方法和评标机制。规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范围,一般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、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技术、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。

五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

(九)加快推广数智技术应用。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电子招标投标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,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。

(十)优化电子招标投标平台体系。支持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原则建设运营招标投标电子交易系统。

(十三)加快推进智慧监管。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要建立数字化执法规则标准,运用非现场、物联感知、掌上移动、穿透式等新型监管手段,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。

七、营造规范有序市场环境

(十四)严厉打击招标投标违法活动。建立健全招标投标行政执法准规,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。

八、提升招标投标政策效能

(十七)优化绿色招标采购推广应用机制。编制绿色招标采购示范文本,引导招标人合理设置绿色招标采购标准,对原材料、生产制造工艺等明确环保、节能、低碳要求。鼓励招标人综合考虑生产、包装、物流、销售、服务、回收和再利用等环节确定评标标准,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。

 

国务院关于印发《2024—2025年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的通知 

国发〔2024〕12号




2024年5月23日

二、重点任务

(五)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行动

2.严格新增有色金属项目准入。新建和改扩建电解铝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,新建和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能效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。

(七)建筑节能降碳行动

1.加快建造方式转型。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,强化绿色设计和施工管理,研发推广新型建材及先进技术。......到2025年底,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新建公共机构建筑、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,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%,新建超低能耗建筑、近零能耗建筑面积较2023年增长2000万平方米以上。

三、管理机制

(二)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。加强节能审查源头把关,切实发挥能耗、排放、技术等标准牵引作用,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。

(四)加大节能监察力度。加快健全省、市、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,统筹运用综合行政执法、市场监管执法、特种设备监察、信用管理等手段,加强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。

四、支撑保障

(一)健全制度标准。结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,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,加快强制性节能标准制修订,扩大标准覆盖范围。按照相关行业和产品设备能效前5%、前20%、前80%水平,设置节能标准1级、2级、3级(或5级)指标。


来源 | 转发  中华标局

声明 | 发布内容仅供分享普及,若有错误或侵权问题,请联系本网站修改或删除,感谢各位的支持。


首页    2024年第二季度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标准相关政策文件